為把弘揚雷鋒精神貫穿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主線,更深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更強彰顯志愿服務優良傳統,3月10日,資源環境學院黨委組織師生走進縉云山,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守護綠水青山”主題實踐活動,師生一行在縉云山主隔離帶旁聆聽英雄事跡,在山間學習專業知識和開展志愿服務。

致敬滅火英雄,傳承奉獻精神。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了重慶市航空應急救援總隊地面搶險支隊隊長曹家權。曹隊給在場的老師同學講述了去年帶隊參與重慶多地山火救援的經歷,其中在縉云山他們堅守了六天五夜,撲火、開辟隔離帶,每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有的隊員累到走路都犯困。“干滅火十余年來,我一直相信只要給我足夠的水,火就一定能滅,但這次刷新了我的認知,有足夠的水也滅不了火,水還沒能接觸到火的根部就全部蒸發了”,曹隊長用新認知來形容去年重慶山火的兇猛。他簡單的講述讓不少師生紅了眼眶,在熱烈的掌聲中學生代表送上鮮花表示敬意和感謝。
學生干部崔穎慧動情地說到:“我對曹隊長所說的兩個感官描述印象尤深,一是‘紅’,進入森林,一改曾經蔥郁的綠色形象,滿目皆是刺眼的紅,山火仿佛是要從眼睛開始將他們吞噬;二是‘臭’,六天五夜,每個隊員身上都散發著不同程度的臭味,雖手握水槍,但沒有一滴水為他們洗去身上塵土,他們是英雄,是人民的依靠,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活雷鋒。”

傳授專業知識,助力學生成長。實踐育人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環節,林學專業的劉亞敏副教授、姚榮江副教授將課堂搬到縉云山,給在場師生詳細講解了火災成因、調查起火原因的方法、怎樣減少火災次數和減輕火災程度、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火勢蔓延、隔離帶砍伐注意事項和要點、防火樹種選擇和災后生態恢復等專業知識。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碩士研究生李微說到:“老師們專業而又生動的講解讓我感到能將自己所學的科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作為學生黨員我們要勤學苦練,學有所用,增強守護綠水青山的本領!”
清理山間垃圾,守護潔凈縉云。活動最后,師生一行徒步返程,拎著垃圾袋,拿著鐵夾子等工具把沿途的廢紙、煙頭、礦泉水瓶、塑料飯盒等當作搜尋目標,進行一一清理。條件有限的地方,索性直接上手,大家一路熱情昂揚。土壤學碩士研究生李向陽談到:“弘揚雷鋒精神,守護綠水青山,本次主題活動中大家用實際行動延續志愿精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保護環境、預防火災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創新、積極奉獻,繼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為愛護環境、共建美好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資源環境學院黨委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學院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囑托,扎實培育更多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型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