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格局性變化,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吹響了朝著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的奮斗號角。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凝聚全校上下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以高質量教育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奮斗力量,學校推出“教育強國 院部何為”系列報道,將生動呈現各單位改革發展成就,宣介服務教育強國建設新思路、新舉措,描繪師生昂揚奮斗之姿,彰顯教育強國建設西大作為、院部擔當,敬請關注。
生命科學學院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秉持“紅色基因鑄一流”的理念和“治理活院、教學立院、科研強院、人才興院、開放辦院”的思路,不斷增添新動能,開辟新賽道,構筑新格局。屢獲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等榮譽,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黨建賦能,構建事業發展新格局。牢記“教育強國、學院作為”使命擔當,堅持以高水平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構建“一體同構全貫通”黨建工作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院全方面。發揮黨組織優勢,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系統施策,在生物資源挖掘與利用、合成生物學等重點方向和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研制《學院建設“紅巖先鋒”變革型組織實施方案》,明確班子領題事項和高分報表,提升黨組織推動改革發展的效能。聚焦重點實施“班子領航、支部強基、黨員先鋒”三大行動,項目化清單化落實工作任務,推進建設“一支部一品牌”,開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職責、亮實績,比貢獻”四亮一比行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重慶市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學校首批標桿院系等,形成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局面。

思政貫通,激活人才培養新動能。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立足學科專業實際,把思政工作貫穿學科體系、專業體系、管理體系。研制《學院“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工作方案》,完成學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師生結對賦能學生成長”等做法被全國高校思政網報道。創新開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美麗中國建設》課并入選學校思政類“六個系列”選擇性必修重點課程,出版《生物科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典型案例》,《打造“美麗中國”大思政課》入選重慶市高校思政工作質量提升項目。未來合成生物技術學院入選重慶市示范性未來技術學院,開辦生物學拔尖班,組建團隊開展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成果培育,持續打造“金課”。加強交流合作,組織學生海外訪學,開展“訪企拓崗”“引企入院”,與華大基因、四川種業集團等頭部企業深度合作。涌現“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重慶市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先進典型,本科生升學深造率達66.66%。

固本強基,厚植學科發展新基石。樹牢“人才第一資源”理念,引育并舉,培育一流師資。出臺《學院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培養辦法》《加強和改進人才引進工作的若干意見》,舉辦“青年教師成長論壇”“人才發展診斷會”“青年拔尖人才選拔”等活動,實施 “一人一策”畫像培養。近年新增國家級領軍人才2人,國家級青年人才4人,省部級人才7人。強化有組織科研,舉辦“科研強國新征程”活動,邀請海內外院士來校交流,建立基金申報資助制度,國自然項目立項連年位居全校最前列,多個課題組承擔國自然重大項目、國家“農業生物育種”重大專項任務,在《自然通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等國際知名刊物發表高水平論文,魚類種質創制、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首個家雞基因圖譜等被央視、新華社等媒體報道,學院教師獲重慶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慶市科技進步獎等榮譽。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相關課題組承擔楊樹、青蒿、羅非魚等種質資源創制任務,助力國家種業振興。學院教師獲評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扶貧先進專家、重慶市鄉村振興貢獻獎先進個人。

對標一流,提升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當前和今后,學院將以教育強國建設為指引,對標“雙一流”建設要求,以學校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用好改革“關鍵招”,出臺政策“組合拳”,抓好六大行動計劃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實施思政引領力提升行動,以精準發力和貫通融入為突破,帶動立德樹人提質增效;實施學生競爭力提升行動,以拔尖培養改革和師范認證為突破,帶動人才培養質量整體躍升;實施人才吸引力提升行動,以優化布局和建強團隊為突破,構筑一流人才聚集高地;實施科技支撐力提升行動,以交叉學科和成果轉化為突破,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實施資源整合力提升行動,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和校內外資源雙循環為突破,優化創新生態;實施治理內驅力提升行動,以推進評價改革和績效改革為突破,激發全院師生員工干事創業活力,為譜寫教育強國西大篇章貢獻生科力量。
